• 0451-58652333

    0451-58652111

    首頁>教育教學> 特色教學

    教育教學

    EDUCATION AND TEACHING

    特色教學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技能競賽

    Skill competition

    黑龍江醫藥衛生學校--如何加強中職學校課堂管理

    日期:2019-12-30訪問:913

    課堂理和紀律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管理和紀律的意義不完全等同,課堂管理是鼓勵和誘導學生學習的教師行為和活動;而紀律則是指學生在課堂上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課堂管理的一個方面。課堂是學生直接獲取知識的平臺,這個平臺穩定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紀律可以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提高教師上課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對課堂教學和授課教師的認同感。所以,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發揮好課堂的作用,就要通過有效的課堂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這個課堂環境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師來創造和維持的。目前,有部分中職學校學生的紀律意識較差,有的教師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加強。

      一、中職課堂存在的違反紀律的行為

      當前中職學生在課堂違反紀律的行為主要有:上課期間玩手機、玩游戲、睡覺、看小說或看與上課內容無關的書籍,交頭接耳、左顧右盼、出口怪調、高聲喧嘩或做其他一些妨礙教學的違紀行為;實訓課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竄組甚至追逐打鬧。這些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的違紀行為會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或發生安全事故(實訓課),影響教學效果,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對學校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二、學生課堂違紀的原因分析

      1.學生本身的問題

      (1)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有些教師不了解學生的這一學情,教學內容處理不當,授課內容過深,學生像聽天書一樣聽不懂,教師在講臺上講得興高采烈,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

      (2)學生自控能力差,一些學生,包括上課愛講話的學生,都對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深惡痛絕,但有時卻在不自覺時犯了。

      2.教師本身的問題

      (1)教師備課不充分,缺乏教學組織能力,照本(或PPT)宣科,教學方法欠妥或不得當,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

      (2)教師的表達能力差,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自己也解釋不太清楚,講解不當或教學失誤,教師在學生面前講課顯得無能、遲鈍、笨拙,而且一段時間只困死在一個問題上,那么學生就有可能置功課于腦后而搗亂起來。

      (3)教師課堂管理方法不當,對學生的違紀行為反應過激,濫用懲罰手段,如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個別違紀行為反應過激,動輒中斷教學大加訓斥,或用各種手段懲罰學生,這種失當的管理往往會激化矛盾,使個別學生的違紀行為擴散開來。實踐證明,對學生的違紀行為反應過激或濫用懲罰手段,不僅不能很好地維持課堂秩序,還會大大地降低教師的威信,甚至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怨恨情緒。

      (4)教師在學生中失去威信,除教學不當、管理不當會喪失威信外,以下行為也容易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①業務水平低,教學方法不好。②對教學不認真負責,上課懶懶散散。③對學生許愿,但總是不兌現。④缺乏自我批評精神,明知錯了,也要強詞奪理。⑤帶有偏見,處事不公。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師是很難管理好課堂秩序的,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同樣的班級,有的教師上課吵吵鬧鬧,而有的教師上課秩序井然,究其原因,是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高低使然。

      (5)教師對頻繁出現的學生違紀現象疏于管理,或熟視無睹,導致課堂秩序越來越混亂。

      3.其他原因

      (1)近幾年,由于大多數中職學校擴招,同一班級學生數量較多,能勝任實訓指導的專任教師數量不足,上實訓課(或理論實操一體化課)時,一個教師負責指導的學生數量過多,導致教師教學過程對學生管理無暇顧及。

      (2)班風不正。

      三、課堂紀律管理的策略與方法

      1.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

      (1)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應多學習、多思考、多反思,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通過理論和實踐的學習讓自己的教學理念符合時代的發展,過時的、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往往是引起課堂紀律問題的深層原因。

      (2)調整教學內容。教師對教材內容處理不當或教學內容過深,會使學生難以理解,甚至聽不懂,也會常常引起課堂紀律問題。中職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較差,所使用的教材往往不能很好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此,教師必須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刪繁就簡,去掉那些不實用或過時的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學、夠用,有時還需要對整個教材進行調整。

      (3)研究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輕松地接受知識而且能產生一種愉悅感、成功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就不存在課堂紀律問題了。

      (4)不斷加強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教師要通過學習,不斷更新自已的知識內容和結構,這是教師搞好教學工作和提高教學能力的基礎。

     

      2.掌握課堂管理技巧和方法

      (1)將一般的要求轉變為課堂程序和常規。教師在課堂管理中,面對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學生,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程序和常規,是不能將學生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師可以將一些一般性的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并嚴格執行,不僅可以避免課堂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了這些規則后會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增強對上課教師的認同感。

      (2)及時鞏固課堂管理制度。一旦形成了課堂管理規則,就要及時反復鞏固它,必要時還要加以修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①認真監控。教師授課時應始終密切注意學生的動態,偶爾來回巡視。②及時恰當地處理學生違紀行為。一旦發現學生有違紀行為,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時處理,教師采取什么措施取決于問題的性質和場合,例如,有的學生玩手機、看別的書籍或趴桌子睡覺,沒有明顯干擾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就不宜停止授課而公開指責批評,更不能大聲訓斥、懲罰或體罰,當然也不應該置之不理,可以通過上前提醒、鄰近控制、向其提問、課后談話等措施加以處理。有的學生大聲喧嘩、戲弄同學、頂撞教師,這種行為對課堂秩序有較大的破壞,教師必須通過警告、批評等措施迅速制止。③靈活運用獎懲手段。運用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為,通過懲罰制止不良行為。獎懲的方法很多,如教師表情的贊同與不贊同,表揚與批評,發獎品,課后談話等。獎懲時應注意幾點:一是視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獎勵為主。二是維護規則的權威性,嚴格按規則獎懲。三是不濫用懲罰,更不能體罰學生。④忌用生硬措施控制課堂秩序和頻繁指責訓斥學生,更加不能因個別學生不守紀律,就停課批評,一個學生挨“批”,幾十個學生陪“批”,這樣雖然喚起了一個學生的注意,卻耽誤了幾十個學生的時間,反而使多數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激化了矛盾,這樣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將越來越遠,更加不利于維持課堂秩序。⑤要讓學生參與制訂課堂規則,并不斷充實完善已經形成的規則,體現出他們的價值。這樣,無形中學生就參與了管理。

      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課堂管理能力是每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現今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管理難的現狀,首先要找出學生課堂違紀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責怪學生,如果把責任全部推到學生身上,只能激化師生矛盾,完全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我們更多的是要從教師自身入手,找出無法吸引學生的主要原因,從多方面去提高和強化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為社會培養德智兼修的人才,做到真正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


    搜索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